趁著北陸新幹線開通金澤到敦賀之間的路段,我們又走訪了一次北陸。不僅要探索未曾去過的福井縣,又進一步體驗了石川和富山的獨特魅力。本文為大家整理一下我們這兩次造訪北陸時,遇到的精緻傳統工藝。在提供你選伴手禮或規劃手作體驗的同時,順便聽聽故事囉。
① 高岡鑄物
喜歡日本極簡質感工藝品的朋友,或許早已耳聞過富山高岡鑄物的大名,因為近年當地鑄物設計品牌「能作」頗有話題性,在台北也設有有品牌概念店。高岡鑄物的歷史,至今已逾400年,最早可以從加賀藩第二代藩主——前田利長建高岡城開始說起。當時建城的同時,前田利長一邊規劃著城下町,並在自己領地召集了7位鑄造師進駐城下町,被稱為「鑄造師町」,也就是現在的「金屋町」。
儘管後來隨著前田利長離世、高岡城也廢了城,但由於接任的第三代藩主——前田利常,成功將原本單純作為城下町的發展策略,轉型為工商業城鎮發展,讓高岡當地的鑄造產業得以延續並進一步發展。
最早金屋町的鑄造師們主要製作的是農具、鍋具等民生用品,後來因為有了高岡商人的加入,讓高岡的鑄造職人們開發出更多元的商品,且水準直逼加賀藩御用的鑄造團隊。到了江戶時代中期,隨著佛具的進化,高岡亦開始製造佛具,小到缽,大到梵鐘和大佛。其中,由於銅的表現力較多元且細緻,因此更常用於佛具及美術品的製作,甚至輸出到國外,因此也逐漸打響了高岡銅器的名聲。明治時期,高岡銅器也在巴黎和維也納等世界博覽會上登場,作為日本代表的傳統工藝品,出現在世界各大美術館展覽中。
如今日本境內的銅器,據說90%以上也都是來自高岡。到富山走讀高岡鑄物,除了去高岡拜訪大佛之外,也可以到能作的本社工廠觀摩。本社工廠內不僅可以看到職人工作的場景,還能透過裡面的餐廳空間來實用高岡鑄造的餐具和餐盤。除此之外,也有可以簡單體驗的手作Workshop,可以更進一步了解金屬鑄造這項工藝。
當然,如果你是是愛酒之人,也蠻推薦可以到位於南礪市的老酒造「若鶴酒造・三郎丸蒸餾所」參觀看看。它不僅僅是頗有歷史的日本酒造與日本威士忌蒸餾所,更特別的是其蒸餾所內有來自高岡鑄造打造的鑄銅蒸餾器。
② 井波木雕
若說高岡鑄物的發展和佛教脫不了干係,那同樣位於富山的日本遺產——井波木雕也是一樣。最早井波這一帶會變成木雕工匠的小鎮,主要是因為當地地標——瑞泉寺因戰火毀損,需要重建這件事開始說起。作為日本淨土真宗大谷派的佛寺,瑞泉寺的本山是京都的東本願寺,當時為了重建,許多京都的工匠齊聚井波。怎奈又因為京都東本願寺出了事,京都的工匠們又不得不回到京都修繕,便將自己的專業技能交給了井波當地的工匠,讓他們接收重建瑞泉寺。
當然,井波的工匠們全然沒有讓人失望,完美修復瑞泉寺不說,更讓整個小鎮發展成木雕工藝小鎮。如今的井波,宛如一個大型戶外木雕美術館。不僅有氣勢莊嚴宏大的瑞泉寺坐鎮,石板老街兩旁的老宅上、街柱上等,處處可見到各式各樣的木雕作品,有七福神、有十二生肖、有騰雲翔龍,也有人見人愛的可愛貓咪們。
那是由當地木雕師傅們共同創作的數隻貓咪們,會「出沒」在老街中的各個角落,而跟著特製的「貓咪散策地圖」散步找貓咪,也是體驗井波的人氣方法之一。這邊想特別提一下瑞泉寺前的可口可樂自動販賣機,可是只在井波才看得到的獨一無二的可愛自動販賣機!
小鎮上現在依然有不少木雕工坊進駐,漫步其中有時能聽到木雕職人們創作敲打雕刀的聲響,隨風聞到楠木飄散出來的淡淡芬芳——這全都是井波木雕小鎮的迷人之處。散步時可在小店內找找自己喜歡的作品帶回家,而若想親手體驗木雕,也可透過當地觀光協會預約,在木雕師傅指導下完成自己的作品。它和我們小時候在美術課上學的雕刻不大相同,可是非常特別的體驗。
